当前位置:首页 > 旅游 > 正文

网球拍选购(网球拍如何选择)

本文重点介绍球拍的重量,避免更多的网球爱好者在学习之初对球拍的选择产生困惑。毕竟材料科学和物理专业的毕业生相对较少,所以这次我们就用相对简单的文字来介绍一下球拍的性质。

自重

论球拍的重量,可以从海军舰艇的吨位说起。众所周知,现代海军完全走向深海,战斗主要依靠自动巡航导弹和超视距雷达系统判断敌情。因此,重装甲战列舰在二战后逐渐退出战争舞台。为什么?

战列舰全副武装的装甲主要是为了抵御炮弹和鱼雷的攻击。即使在战列舰上爆炸,也能保证战列舰继续正常作战。所以在巡航导弹出现之前,战列舰做得越来越大,装甲也越来越累赘。虽然重型战列舰在如今强大的导弹面前不堪一击,但是职业选手的球拍配置完全适用于战列舰的这种理论。在更先进的球拍技术发明出来之前,职业选手球拍的轻量化肯定是实现不了的。

想象一下,你的对手如何能以超过200 km/h的速度发球,你如何能用一个轻的球拍抵挡这么快的球速,重量不算太轻的网球。各种曾经用发球敲碎球童脑壳的事故足以说明这个道理——球拍越轻越好。

职业男子网球运动员一般使用穿线后重量在350g左右的球拍,也就是说他们的空球拍重量可以达到330g以上。如果是那些热衷于在网前铲球或发球的球员,他们的球拍可能会更重。比如费德勒的球拍穿线后达到370g左右。没有这么棒的素质,职业选手怎么在前面转危为安?

轻拍手柄

说到球拍,别忘了拍柄。句柄和其他属性一样重要。让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它的重要性。索德林看不惯机头的扁平手柄,所以索德林的手柄都是有单独模具的特殊手柄。欧美人一般用3号和4号的手柄,高大魁梧的职业选手会达到4号和5号的粗细,但纳达尔用2号的手柄是职业选手中的奇葩。以上两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手柄的两个最重要的参数——横截面形状和厚度。

大多数专业的球拍厂商,如威尔逊、邓禄普、普林斯、尤尼克斯、沃尔克等,都采用类似的横截面形状,只是拍头的手柄比较特殊,其扁平的手感受到很多用户的青睐。当然也有适应不了的人,比如索德林。

市面上所有的球拍都有手柄粗细数字,一般从1号到5号,意思是由细到粗。东亚成年男性一般用2号和3号手柄,东亚女性一般用1号手柄。这里可以做一个标杆,可以自己判断。一般来说,在我们可以单手直接抓取游戏用篮球的情况下,建议使用3号手柄。除了选择合适的手柄,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。前面说过,纳达尔使用2号手柄,这是因为使用较小的手柄有利于腕力,可以做出更强的上旋。没有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,要使用适合自己的手柄尺寸。

长度

球拍通常都是标准长度,但有些厂商会推出一些替代产品,加长球拍就是其中之一。市面上常见的加长镜头有两种——博柏利Pd+和海德L3Exreme+。两款车型尾部都有“+”标志,方便买家识别。毕竟半寸真的很难一下子分辨出来。这两种球拍也适合平时喜欢用力击球的人。这两个球拍在职业网球赛中有两个著名的使用者。Pd+的用户是美国退役大炮罗迪克,Exreme+的用户是世界之一单反加斯奎特。两位选手击球都很有力,发球也很好,所以掌握加长拍子并不容易。之一,虽然只有半寸长,但是追求精准手感会导致需要更大的力量。第二点是击球点的判断。毕竟甜区和常规球拍有很大区别。如果需要换成加长的球拍,应该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。

平衡

平衡是一个习惯了就不容易修改的参数。你必须在头轻、头重、平衡拍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类型,这是你以后打法和战术的主要方向。

目前职业选手使用拍头和平衡拍的比例比较高。毕竟重头球拍为了追求力量牺牲了灵活性,对于网上发球和全能选手来说都是噩梦。现在随着底线上旋球水平的提高,底线选手很少使用头重脚轻的球拍。

困难

这个参数是困扰很多网球迷的问题。学了很久的球员,经常抱怨球还是软,还是弱。这时候就要考虑换一个稍微硬一点的球拍了,而那些经常击球出界的人就要考虑从软一点的球拍入手了。

一般来说,硬度较低的球拍需要更长的挥杆距离、更大的击球力量和更完整的挥杆动作,控制球的能力会得到提高;硬度较高的球拍会让球速更快,更容易发力,但有时候控制总是不尽如人意。

底线型还是线上型,这些其实都不是判断使用球拍硬度的标准。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击球经验。通过自己的击球效果来判断一个球拍是否适合自己,是最理性的方式。

线床

德约科维奇的L4和穆雷的L6曾经被讨论过,这两位为线床单独开模的球员也充分证明了线床密度的重要性。为L4代言的穆雷单独使用了16x19线床版的L6,这让他的处女作被眼尖的粉丝发现。德约科维奇从头到尾用的都是L4,但是比商业版要软一些。

使用软式球拍的球员通常更喜欢18x20的近线床。软软的球拍舒适的操控感和近线床的扎实手感,让大功率击球手在比赛中对自己的击球更有信心。但是,硬拍用户通常需要依靠细线床来增强上旋。17x18线床很常见,但有时会引入一些16x19甚至16x18线稀床。细线床提供的上旋,在高球速下可以保证可观的内旋率,这也是擅长进攻的球员首选的球拍类型。

偏差

很多不研究球拍的网球迷会奇怪,为什么有的球拍很轻却挥得很重?挥杆重量是多少?

事实上,挥杆重量数据显示了球拍的流线型设计如何克服风阻。更何况阻力也不是越小越好。普林斯EXO系列失败的先例足以说明这个问题。球员需要稳定,仅仅加快挥杆速度是不够的,尤其是使用单反的球员。

单反选手更看重的是挥拍重量数据,因为单反选手通常使用挥拍较重的球拍,会让自己的反手击球更加稳定,而不是在高速挥拍的状态下出现大量失误。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发现,适当的做一点阻力,有利于增强球拍的稳定性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球拍厂家把拍框的横截面做成长方形,非流线型的原因。

正面尺寸

这是很多业余爱好者考虑的重要参数,因为他们总认为拍面大了就准了。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。因为球拍的甜蜜区是固定的,所以即使你选择了大的拍面来增加甜蜜区的面积,你仍然需要准确的击球来击中甜蜜区。夸张一点,最舒服的击球点只是更佳击球点而不是一个区域。大拍面可以挽回一些不准确的击球,专业层面上称之为“容错”,但小拍面更集中,所以没有大小拍面的好坏之分,看自己的需求是偏向集中发力的感觉还是喜欢大拍面的高容错性。

球线

事实上,球并不属于纯球拍的考虑范畴,需要长期的习惯和调整。如果你尝试换几种线,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球线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