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技 > 正文

宋安东(宋安东性格)

冰球是冬奥会中最早也是更受欢迎的运动之一。说起北京和冰球的缘分,远比想象的要深。早在上世纪50年代,北京人就对冰球情有独钟。北京申冬奥的成功也有北京冰球小子的贡献。北京冰球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全民冰上的北京模式,为实现“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的梦想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冰球少年获得申冬奥大使。

进入21世纪后,冰球在北京青少年中的普及程度激增,运动成绩提升迅速。据不完全统计,从2007年到2012年,北京俱乐部在国际、洲际、全国比赛中获得了9个不同年龄段的冠军。到2014年,北京市业余青少年冰球队近百支,北京市冰协注册青少年冰球运动员约1500人,其中4至11岁儿童占82%。北京有成千上万的业余冰球运动员。在所有的冬季运动中,只有冰球有这么大的群众基础。

更值得骄傲的是,2015年6月,18岁的北京人宋安东在世界更高级别的冰球联赛——NHL(北美冰球职业联赛)选秀中被纽约岛民选中,成为该联赛近百年历史上首位中国球员。选秀成功后,宋安东受北京冬奥申委邀请,以申奥大使的身份远赴大马吉隆坡,见证了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的历史性时刻。

是冬奥会比赛最多、收视率更高的“王牌项目”,但在此之前,中国并没有明星的身影。宋安东的出现让中国冰球有了自己的“名片”。

1981年3月7日,世界冰球锦标赛(C组)在北京举行。中国队以5比1击败丹麦队,获得冠军。图为中国进攻。王振民摄

“去白石桥看冰球两毛钱!”

地处华北的北京,四周水系环绕,冬季严寒,天然河湖的“北国风光”随处可见。因为这种独特的优势,滑冰成了很多北京人的冬季爱好,高科技人士会在冰上打冰球。但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北京,人们玩的冰球只能算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小游戏,场地、器材、打法都不是很正规。
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,冰球如日中天。清华附小、二十五中、清华、北大等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冰球队,冰场大多有专门的冰场。比如什刹海人民溜冰场就有两个溜冰场,是华北地区规模更大,设备更好的。

就连北京人最喜欢逛的庙会也充斥着冰球比赛。1963年春节,什刹海、北海体育场庙会有万人参观,其中多为冰上运动爱好者。庙会上,看冰球比赛的人最多。看比赛的人都很激动,争先恐后的加油助威,满满的喜悦。

20世纪80年代,北京首都体育馆举办了世界冰球C组锦标赛。北京是当时亚洲第二个举办世界冰球锦标赛的城市。那场国际赛事吸引了多达30万观众现场助阵,其火爆程度不亚于现在国安足球队和首钢篮球队的主场比赛,让北京乃至全国为之振奋。

1981年3月,北京很多人打招呼都是这样的问候语:“你去不去?两毛钱去白石桥看冰球!”当时首都体育馆只要有中国的比赛就爆满。冰球比赛门票一票难求,许多北京冰球迷不得不为一张票而苦苦挣扎。

上一场比赛中国10: 2战胜朝鲜,以7战6胜1负的战绩获得亚军,晋级世界B组,步入世界冰球队16强。这时,10天来最感人的一幕上演了:无数的糖果从看台上被抛向冰面,队员们对队伍进行奖励,但队员们却把糖果扔回看台的各个角落,与冰球迷分享胜利的喜悦。"之一具尸体的屋顶几乎被声波掀翻."当时的中国男子冰球队队员、前中国女队主教练姚乃锋说。

1955年春节前夕,首都举行冰上运动会,天津冰球队和北京冰球队正在进行友谊赛。冯文刚摄

总书记“撞肩”问候冰球宝宝

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成功,推动了冰雪运动的发展。2017年2月24日, *** 在五棵松体育馆观看了中关村二小、二十中附属实验学校冰球队表演赛。总书记拉着小冰球队员的手,俯下身,用冰球队员特有的问候方式和他“撞肩”。笑着说,年轻人需要一点点长大。

总书记还给小队员们讲了小时候滑冰的故事。他说那时候冬天只能在什刹海的冰上滑冰。如果能从50块钱买一双溜冰鞋,那就是奢侈品了。他弟弟喜欢打冰球,所以想买溜冰鞋,而他喜欢滑冰,但是家里只能买一双溜冰鞋。总书记把买溜冰鞋的“目标”给了弟弟。总书记谆谆告诫孩子们,要珍惜现在的条件,通过参加体育运动,增强体质,锻炼身体,培养坚强的性格。

在北京这个奥运之都,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学生参加冰球运动。每年青少年冰球比赛超过1000场,比赛规模不断扩大。2017年5月开始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,吸引了95所学校、1500名小球员参加,规模比上届翻了一番。同年10月开始的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,已发展成为亚洲规模更大、时间最长的青少年冰球赛事,参赛队伍和参赛人数均超过40倍。此时,北京拥有6-16岁男子冰球队216支,是2016年的两倍,全市注册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超过3500人,是10年前的59.2倍。

在2003年10月冬季运动会男子冰球比赛中,一名急于进攻球门的球员自己冲进了对方球门,引得观众大笑。陆健

“北京模式”带动全民无冰。

“意外!”2020年12月,一支常年未练、由不同“门派”临时组建的“杂牌军”,竟然和齐齐哈尔队、哈尔滨队一起夺得了冰球成年组冠军。这是谁的“冰雪部队”,这么厉害?答案是:北京。

2012年冬末,孩子们在北海公园新开的露天溜冰场上练习冰球基本功。冬奥会记者孙伟摄

这要从北京冰球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说起。不同于传统的职业运动员培养体系,多元化一直是北京冰球独有的人才培养模式。以获得冠军的北京体育职业学院队为例。队员中有来自北京的专业运动员,“走出去”在北美接受高水平训练,参加高强度的本土比赛;有在海外留学多年并成为职业联赛的“海归”,在世界各地的比赛中与强劲对手交手磨练技艺;还有北京的普通中学生,以市青少年俱乐部联赛和市小学校际联赛为平台,通过实战取得进步。大家在各自的领域不断进步,最终汇聚成一股势不可挡的“北京力量”。这就是冰球的“北京模式”。

“北京模式”为全民带来冬季运动的繁荣,助力“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的梦想实现。

更多信息请关注冬奥会问题。

客户端冬奥会日报|记者黄

编辑康典

流程编辑吴越

0